行业资讯 分类
三原县西阳六六顺家庭KB体育农场 科学种植 保粮增收发布日期:2023-07-06 浏览次数:

  KB体育近年来,三原县积极响应国家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扶持中小家庭农场发展,培育了一批批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潘五六就是一个响应政策靠科技致富的典型农场主,他的农场以绿色无公害为提前,种植以农家肥为主,不使用高污染高残留农药,依靠科学种田,为当地群众提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及各农时的农业劳作等项目,深受人们喜爱。

  三原县西阳六六顺家庭农场位于西阳镇马张村,于2016年12月注册成立,主要从事小麦、玉米种植。农场现有流转土地387.16亩,拥有旋耕机、玉米脱粒机、播种机、收割机、装载机、农用三轮车及一些小型农用设备等农机具,3000多平方的晾晒场及机具棚,制定有完整的生产管理制度。农场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坚持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示范并带动周边群众进行劳动致富,先后被评为县、市、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农场主潘五六是一位种田的“老把式”。2016年,潘五六在马张村流转380多亩土地种植小麦、玉米。凭着扎实的农技功底和精细化管理,当年小麦、玉米年亩均单产达到1000斤,亩均收入达到1000多元。尝到规模化种田甜头的潘五六,开始想方设法的扩大生产,增加设备,并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了三原县西阳六六顺家庭农场。农场成立后秉承科技引领、良种引进、生态种植、规模增效的理念,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亩地化肥少用了10公斤,小麦多打了200斤;农药打的次数更少,植保站推广的绿色防控方法真管用。”潘五六打开话匣子,种玉米时用一种“生物导弹”,就是“赤眼蜂卵卡”,防治玉米螟虫特别有效。还有路边的太阳能杀虫灯,诱杀了不少害虫。“太阳灯一到晚上就亮了,村里人现在可爱到这地头溜达了。”一亩地省10公斤肥、两三次药,对潘五六这样的种粮大户们来说却格外重要。

  据了解,三原县西阳六六顺家庭农场综合利用“农业防治”,尽量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努力营造农作物抗病虫害的田间小气候。同时注意保护病虫天敌,坚决不用对益虫有害的农药,达到虫吃虫的效果。适期防治、达标防治病虫害,不盲目用药,是潘五六多年总结出的防治经验。少打一遍药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降低了农药污染。

  与此同时,农场始终秉持种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绿色种植理念,从不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种植。根据土壤肥力,结合产量预期,制定配方施肥方案。同时,农场还采取“秸秆全量还田+绿肥种植”模式对田块进行分片轮休,减少化肥使用量,有效培养地力,提高粮食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此外,在种植过程中,农场还推广春季小麦KB体育、土壤深松、秸秆速腐还田等农业新技术,为提高粮食产量奠定了基础。同时农场配齐了旋耕机、玉米脱粒机、播种机、收割机、装载机、农用三轮车及一些小型农用设备等农机具,开展规模经营。

  “针对当地一些小麦老品种抗病性差、品质不佳、产量不稳、市场销路不好的情况,我们农场通过‘三原县金种子’公司引进优质高效的‘金麦一号’‘西农20’等小麦新品种进行种植,通过两年试种,该品种表现出了优异的抗病性和稳产高产KB体育、面粉优质等特点,而且市场销路平稳走高。”农场主潘五六表示,种植期间,农场多次邀请当地周边的大户或农户前来观摩评议。截至目前,该品种在当地一直表现很好,抗病性强、稳产高产,出粉率高,筋度好,而且市场销路平稳走高。

  多年以来,三原县西阳六六顺家庭农场既坚持了以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特性,又扩大了经营规模,其具有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特点,体现出了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农场在管理模式上摒弃过去那种粗放、传统、零散的管理模式,采用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聘请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作指导,充分发挥科学指导作用。在农作物种植中尝试生态种植、绿色生产,以有机肥料为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做到种地和养地结合,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KB体育,使自己的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绿色标准。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同时尽量提高产量,增加收益。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科学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提高粮食产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与各供销商合作,实现订单式种植模式,与经销商签订收购合同,使自己的农产品实现了尽产尽销,从而大大降低了农业种植的风险性。在保护了环境的同时又增加了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对于农场将来的发展,首先从自身出发,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同时,从实际出发,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扩大设备设施建设,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收入,示范带动更多的群众积极参加粮食生产种植,保证粮食安全。”农场主潘五六说道。